話說美國人是不太愛照超音波的,每次照的也都是一般台灣健保沒有給付的「高層次超音波」,會很認真把小孩的重要部位都照一照,再請醫生看有沒有什麼問題。一般保險對超音波的給付也都是一次而已,最多二次。就算你要自費照超音波,醫院通常也都會不准,覺得浪費醫療資源,或是對小孩子不好等等。
我們第一次照超音波是在 6 月 16 日,當時主要是要確認預產期的時間,看看小孩到底多大了──不管是年紀還是各個部位生長的狀況,以及健不健康有沒有什麼問題。(第一次照超音波的經驗在此) 當時因為小朋友不太合作,有些部位沒有照到,或是照片不太清楚,因此超音波那邊的醫生跟我們說會建議我的婦產科醫生,一個月以後再讓我照一次,看看能不能看比較清楚,並且知道一些後續的狀況。
下一次產檢的時候,我們就問醫生是不是有必要再照。其實我們覺得有沒有照都沒關係,看醫生覺得怎樣適合比較好,因為超音波其實誤差也很大。我的產檢醫生就說「好啊,那再照一次吧!」 因為我們家住的離醫院不近,因此醫生想讓我們省事一點,就安排了我們下一次產檢 (四個禮拜後) 之前先去做超音波,之後再過來產檢,這樣檢驗結果應該也送過來了,他就可以跟我們說明。因此一般超音波的間隔應該是四個禮拜的,我們就因為配合產檢的時間,隔了六週之後到 7/29 才做第二次超音波。
上圖:第二次照超音波的臉部,和第一次好像沒什麼不一樣~~
這一次照超音波的經驗其實沒有上次那麼好。不知道是因為檢驗師快中午想下班了 (我們預約的時間是 11:20,但因為我們提早約十一點就到了,後來就讓我們早進去,十一點半就全部弄好出來了);還是因為覺得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要再來照一次.... 開始照的時候她有再問說「有什麼特別原因要照嗎,醫囑上沒有說明」,不過我記得醫囑上有些要說看看生長進度等等,就跟她說上次好像有些部位沒有照到,所以醫生建議我們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等等的。總之她就很自顧自地照了起來,也不太跟我們說明,最後印了幾張照片給我們。照完後她說她去給醫生看片子,之後醫生也沒有來解說,就只有檢驗師說 OK 可以走了。總之整個感覺不太好,也可能是我在美國久了被美國人寵壞,覺得大家都要很親切 :p
圖:兩隻腳丫丫
下午去產檢的時候,醫生說超音波的結果還沒有傳到婦產科的資料庫來。兩週之後的產檢我們再問一次醫生,醫生就說一切都正常。後來我看到病歷副本的時候,看到上面說柳丁的大小 (身高體重) 大約是這個年紀的 35%。雖然知道超音波的誤差很大,但是心裡還是有點嘀咕覺得好像應該想辦再把小孩養大隻一點。我也問醫生我的肚子是不是比較小,醫生說因為我本來就比較瘦,現階段還在正常的範圍之內,要是幾週之後還是一直都太小,會要我們再去照超音波看小孩的大小,這樣感覺就放心一點。
圖:這應該是側面照喔!
我聽說到後期小孩的身體器官大致長好以後,長大的速度會很快。所以現在我就盡量多吃肉類,希望能把柳丁養胖一點,然後希望這樣她會比較好帶一些。一切都是希望囉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