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生產之前,看到很多媽媽分享或是網站上提醒妳「待產包」裡要準備的東西,後來發現美國跟台灣的醫院真的很不一樣,因此也來分享一下。我們在參觀產房的時候,帶我們的護士有跟我們說明哪些東西醫院會提供,有什麼要帶的。如果沒有去參觀產房,其實在產檢的時候問醫生也ok,醫生也會跟你說明。我是在辛辛那提大學醫院 (University Hospital) 生產的,美國可能每間醫院都不一樣,僅供參考囉!
(上圖: 柳丁剛出生的那一天,給奶奶抱著,一邊睡覺嘴角還一邊吐泡泡)
◎ 一定需要 / 很好用的東西:
-- 身分證件、保險卡
-- 相機 和/或 錄影機 (記得要充好電!!)
-- 手機充電器
-- 保溫瓶及可彎吸管
美國醫院都是給病人冰水,我們自己要坐月子喝湯湯水水的話,大大小小的保溫瓶真的很好用。另外由於我剖腹產,手術完不太能動也不太能下床,可彎吸管就變得非常好用,不過這個我們的醫院有提供。
-- 媽媽出院要穿的衣服 (如果不想跟入院時穿同一件)
-- 小朋友出院要穿的衣服,圖裡面的那件衣服是 Kuma 的同事送我們的,我們覺得很可愛,讓她出院的時候穿回家。不過那件衣服一直到快滿月才比較剛好,當時穿起來也是好大~~
◎ 醫院會提供,但是想要用自己的也可以:
盥洗用品、毛巾、陪病床爸爸用的床單枕頭毯子、媽媽身上穿的前開式袍子、小嬰兒的小 T 恤
(我覺得最有趣的是,醫院給的盥洗用具包裡面,除了牙刷牙膏梳子等等基本用具以外,還有一小罐「止汗劑」,沒想到這種東西在美國算是盥洗用具的標準配備!!)
醫院給小嬰兒穿的衣服就是兩件棉布 T 恤,下半身就是把 T 恤倒過來穿。我們那時候覺得衣服太大好像唱歌仔戲,不好看又不方便;但是回家以後才發現這樣上下兩件其實換尿布等等穿脫都很方便。有些比較漂亮 / 可愛的衣服,又是拉鍊又是釦子的,反而沒有比較實穿。
◎ 醫院會提供,還可以帶回家的:
-- 給媽媽~~
免洗褲、產褥墊、看護墊、沖洗用具、溢乳墊、羊脂膏
我因為是剖腹產,所以其實那些沖洗用具和產褥墊等等都沒有用到,不過醫院還是就有一整包可以帶回家。後來我把那個墊子拿來墊在尿布台上,覺得十分好用,有時候如果不小心在換尿布的時候小鬼又尿尿或是便便了,就可以直接整個墊子丟掉,不用一直洗尿布台的套子。
我不是超級奶媽所以溢乳墊一盒拿回家都沒有用。羊脂膏只有在醫院那幾天有用一下,柳丁很快就學會正確含乳,所以我就再也沒有被咬破的傷口了。(可能因為她還沒開始長牙,大話先不要說太早!!)
-- 給小朋友~~
尿布、溼紙巾、吸球、配方奶、滴管 (餵配方奶用的,關於我們在醫院餵奶的經驗,請看這裡)
在醫院的時候,柳丁就是住在這樣的一個小箱子裡,下面的台子是活動的,有輪子在底下可以推來推去,每天早上護士都會把她推去量體重,給小兒科醫生檢查一番。台子的下面有個抽屜,拉出來就都是小朋友的東西,有乾淨的換洗衣服、乾淨的包巾、幫寶適紙尿布、濕紙巾等等的。尿布和濕紙巾都可以帶回家,離開前要是碰到好心的護士還會多拿一包給你。吸鼻涕的吸球也是可以帶回家的。
我們的醫院還送了一條毯子和一頂小帽子,就是下圖中從醫院回家的時候柳丁穿 / 蓋在身上的。小女生就給粉紅色的毯子,上面有義工繡了一個粉紅色的愛心,還有一個小掛牌寫 「Baby Girl」。
我的參考資料:
另外一位媽媽的美國待產包:
http://cathyism.pixnet.net/blog/post/29529681
Baby Center 推荐的待產包清單 (英文):
http://www.babycenter.com/packing-for-the-hospital-or-birth-cen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