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 Yes, she is breech." (是的,她還是胎位不正) 是我們的超音波技術師跟我們說的第一句話。
上圖:這是我們第四次看到柳丁的小臉 (因為第四次的超音波只有照體內的液體和胎兒活動而已)。我們特別要求技術師說可不可以印一張柳丁的臉給我們,因為上上次照出的小臉,相片被我們弄壞了 :'( 我們想要幫相片貼上保護的膠膜,結果沒有弄好就整個黏到,照片就毀了!! 雖然還好我之前有用很不好的技術先拍起來存檔,但是希望這次可以再有一張照片。今天柳丁不太合作,一直把小手遮在臉前,所以能照到最好的照片就是這樣了,看不太清楚。
第二張印給我們的照片是柳丁的側面圖。其實我對這種圖還是有看沒有懂。據說最左邊那一條是額頭,沿著上來是鼻子,中間有一個小凹處 (像火山口) 的是嘴唇,然後右邊側著下來是下巴。
在照超音波之前,我們先約了下週一 (10/24) 主任的門診,希望在門診跟醫生討論過後,可以在星期三 (10/26) 主任在產房的班時做 ECV,看看能不能用外力把柳丁轉過來。超音波證實了柳丁還是頭上腳下的狀態,技術師量了許多部位之後要我們等一下,她去把資料給醫生看。 Kuma 問了現在柳丁大概是多重,技術師說大概是 5 磅 8 盎司 (其實確實的數字我記不太得了,好像是這樣)。我們算了一下大概二千多,想說這樣也不算是太小太小的小孩。
技術師離開了一陣子以後,回來問說 「醫生想知道我們主要的婦產科醫生是哪一位」。我們大概回答了主任或是米勒醫生,技術師就又離開了。我們還想這個醫生怎麼這麼懶,自己不來跟我們說明,還叫一個跑腿的來。又過一陣子之後,醫生進來了,還一邊拿著手機在講電話。當時我有點傻眼,醫生問我說多久之前吃過東西,我說一小時前才吃了午餐,她就跟電話中的人說 「那不行,她才剛吃過東西」。我當時有點嚇到,又覺得有點莫名其妙。
醫生掛掉電話之後,跟我們說他剛才是跟人在產房值班的華盛頓醫生 (Dr. Washington) 通電話。她坐下來跟我們說胎兒有點小──上上週還有大約 13%,但是這一週只有大概 10% 左右,而且有個部份只有 7%,有些令人擔心。更重要的是子宮內部的羊水不夠,讓她覺得也許是因為胎盤或是臍帶等等的問題,小孩子吸收不到足夠的養份,所以才比較小。在這樣的狀況之下,繼續懷孕對胎兒很不利,要我馬上剖腹。
我愣住了,問醫生:「『馬上』是現在馬上的馬上嗎?」
醫生說對,越快越好的馬上。因為手術必須要禁食,但是我的狀況沒有嚴重到現在不馬上開刀小孩會有生命危險。如果我一小時前才吃過東西,差不多要等六小時以後才能手術。醫生說子宮內羊水這麼少,就算我們做 ECV 也幾乎不會成功,而且柳丁已經足月了,可以馬上生下來沒有問題。「她不放心今天讓我們回家改天再來,胎兒和媽媽一定要開始 24 小時由醫院堅控,你看看這個地方的羊水已經這麼少了 (醫生一邊看著超音波) 」。
我當下第一個反應是:「是不是我這個禮拜太忙沒有好好照顧到她才會這樣?? 上上禮拜才一切正常怎麼現在一下變成這樣?? 是不是她真的活動力減少我都沒有注意到?? 現在怎麼辦?? 」我當場在超音波台上哭了起來,很擔心小孩會不會有什麼問題;同時也知道現在不是自責的時候,要趕快想什麼樣才是最好的方法。醫生看到我哭了,語氣也變得比較和緩。她說小孩並沒有立即的危險,但是現在生下來對她是最好的選擇。有可能胎盤供應養分的功能不是很好,但是到現在因為她比較大了才表現出來;醫生說她能撐到這麼久足月了,可見是個有軔性的小孩 (a tough baby),這種小孩存活下來的機率都比較高,而且會養得比較好。
我們問醫生說如果要開刀的話,會由哪一位醫生來主刀? 醫生說今天下午到晚上都是華盛頓醫生值班,而且她已經跟華盛頓醫生聯絡過了,她知道我們的狀況,也在等我們過去。我們給華盛頓醫生看過一次產檢,對她的印象普通,希望可以找熟一點的醫生。我們就問如果不是很緊急的話,能不能明天上午再開刀──以及明天是哪些醫生? 明天上午值班的是剛剛不肯幫我們做超音波的 Hirth 醫生,還有本來我們下禮拜排了產檢才要見到的 Gerber 醫生,晚上則是本來今天要看的湯普森醫生值班。
我們想想覺得不妙,今天的醫生我們沒有特別有好感,明天的醫生一個沒見過一個不喜歡,明天晚上值班的醫生今天生病請假了,明天大概也靠不住...... 醫生看出我們的猶豫,問我們是不是有比較喜歡 / 熟識的醫生? 我們說對,如果可以的話,希望由米勒醫生來主刀。她跟我們表示這種情形他們可以聯絡米勒醫生,看看他能不能進來幫我們動一刀,不過我們要先到產房去報到,由產房的華盛頓醫生來幫我們聯絡。
就這樣,突然間柳丁要來報到了。
我心想:「還好昨天先收了待產包,今天就要派上用場了」。又想,「還好剛剛醫生有讓我們今天做超音波.... 大概是主任希望我們做的,原來 Hirth 醫生一直堅持今天做超音波沒必要.....」
就這樣,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的我們,就要去產房報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