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 週:產檢八 6/16/2014
這是搬家前最後一次看我的主治醫生。可能因為這樣,在給醫生看診的時候妹妹一直很嗨,心跳一直飆到 170以上。每次醫生說「看看她會不會慢下來」就會乖乖降到155左右,但是一下子又會飆上去。醫生說胎兒一般心跳在 140-160是最正常的。當然快比慢好──心跳太慢表示胎兒可能有危險,但是一直都太嗨也不是很好,因此要求我先做一次「無刺激胎心監護」(NST, Non-stress test)【註】,確定妹妹不是個嗨咖。
之前只有在生丁丁前做過一次胎心音的檢查,不過也不算是不熟悉。護士說一次要做20分鐘,做完等醫生看結果說一切都很好,就可以回家了。 (本來有一張做檢查的照片,但是怎麼樣都上傳不了,只好放棄了。第一次做檢查還有心情覺得很新鮮照相,之後照到無止盡的時候我都在放空休息了~~)
遺傳專家會診 6/18/2014
上星期因為妹妹的肚子在百分比上落後,因此會診的結果就約了一週一次的胎心音測試和 doppler,以超音波監測妹妹臍帶部分的血液輸送狀況,以確保妹妹有得到足夠的養分。妹妹的表現都很好,因此醫生就說下個星期再來會診一次就可以了。
每次照超音波如果碰到新的檢驗師,都會很熱心想要幫我們弄一些照片做紀念,但是因為妹妹的頭已經轉下去根本都看不清楚,所以就會給我們一些其他的小照片,像是連續兩個檢驗師很興奮地說:「妹妹有小頭髮耶!!」
34 週:遺傳專家會診 6/23/2014 妹妹快速生長還是大誤差?
34 週,媽媽上午博士口試結束,下午就又來醫生這裡報到了。本來這週也只是要做 doppler 的臍帶檢測,但是因為接下來要搬家的關係,會大約兩個星期多沒有醫生監測,所以距離上次測量大小雖然只有十天,醫生還是請檢驗師幫妹妹量了大小和體重。
我聽說在台灣每週產檢都會做超音波,而且醫生都會告訴媽媽測量的重量等等。在美國這是不太會發生的。因為超音波也只是估計值,會有一定的誤差,因此在美國懷孕中期要隔四週以上,懷孕的最後期要間隔兩週以上才會量胎兒的大小和體重。像這種非常的狀況,醫生才會同意相隔十天或是十二天再做一次生長的測量。
這次的生長測量妹妹表現超級好!!! 體重在 4 磅 10 盎司 (約 2100g) ,肚子的百分比也急速上升,到了百分之二十以上。醫生很高興,跟我說一切不必擔心,應該是妹妹有在迎頭趕上了,可以安心地準備搬家。接下來就等新的醫生決定要做怎樣的追蹤處理囉。
【後記】
當時雖然覺得奇怪怎麼妹妹的肚子會在不到兩週就長了這麼多,不過還是很高興,想說可能妹妹有一下子抽大了 (中文裡有這種和抽高相對應的詞嗎?)。不過事後再看看一直以來的數據表現,其實滿確定這一次的超音波檢查其實有很大的誤差,不知道是因為機器還是檢驗師的關係。
【註】胎心音檢查 (NST, Non-Stress Test)
其實這就是每個媽媽在進產房之前,身上都會被綁的東西。兩條帶子,一條是監測媽媽的宮縮,另一條是看胎兒的心跳。在待產過程中,主要是看胎兒每次宮縮是否都可以正常的應付,有沒有出現心跳過低「胎兒窘迫」的狀況。平常就是看看胎兒的活動力,看看有沒有應有的胎動等等。
另外因為這項檢查英文直翻是「無壓力檢查」,我那天好奇問了護士有沒有「壓力檢查」,沒想到護士竟然跟我說有,說以前醫療沒有很進步的時候,會去擠壓肚子模擬宮縮,看看胎兒能不能在壓力狀況 (生產過程) 之下存活。這聽起來就超痛的,還好現在都沒有人做了!!